脊柱骨病科手术记录

股骨肿瘤切除

患者取侧卧位,【左下肢】皮肤常规消毒铺单,麻醉现效后,透视确定肿瘤位置并标记。沿肿瘤位置做一纵行长约10cm切口,分离脂肪组织、阔筋膜、肌筋膜。沿肌间隙分离股外侧肌群,显露骨肿瘤位置。骨刀凿除骨肿瘤瘤巢及周围部分反应骨,取下组织送常规病理检查。透视见骨肿瘤瘤巢完整凿除。仔细止血后,冲洗患者创口,逐层缝合肌筋膜、阔筋膜及皮下组织,皮下潜行缝合患者皮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安返病房。

腕管综合征

1、麻醉成功后,平卧位,患肢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2、肢体上止血带,自【左侧】腕上3cm纵形向下,至腕横纹处稍横行,再弯向下方作“S”形。切开浅、深筋膜,显露掌长肌腱,辨认深层的正中神经,予以皮带妥善保护。显露腕横韧带并确认腕管结构,可见腕上1cm处可见部分病变组织水肿、覆盖肌腱及周围,遂将其仔细剥离后送病理检查。
3、切开并切除1cm宽的腕横韧带,见腕管内结构明显水肿,并在腕横韧带切除后向掌侧鼓出。再向远端切开部分掌腱膜。见腕管内结构已无明显卡压。
4、冲洗术野,细心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缝合伤口,3-0薇乔线缝合皮下组织,4-0丝线缝合皮肤,伤口内放置一根皮片引流,棉垫加压包扎伤口,术毕。
5、松开止血带后见手指血运红润,血运良好。术中麻醉良好,出血少,无副作用,术程顺利,病人安返病房。

腰背部肿物

患者取俯卧位,背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单,予以2%利多卡因肿块周围浸润注射,麻醉现效后,沿肿物边缘约3mm做一横行长约3cm切口,完整切除包块,仔细止血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伤口,取下组织送常规病理检查。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安返病房。

脊柱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俯卧位,垫空腹部,常规消毒、铺巾;
2、以【胸10-腰1】脊椎棘突连线为切口长约12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腰背筋膜,后路沿棘突、椎板骨面剥离显露双侧椎板至横突及关节突关节水平,脊椎棘突间韧带及软组织有挫伤,周围组织渗血较多,经C型臂X光机透视,证实脊椎椎体位置,分别在双侧脊椎上关节突外侧缘与横突中心线交点,以开路锥开口,每个椎体每侧各置入一枚定位针,透视见定位针位置良好。在双侧分别拔除定位针后攻入椎弓根钉,经透视见其位置良好后,截取适当长度的连接棒;将右侧椎弓根钉及连接棒临时固定,在脊椎之间适当撑开,并临时锁紧螺钉,透视见骨折复位良好。在对侧脊柱椎弓根螺钉连接棒固定,再次透视证实位置良好。
3、以稀释碘伏射器反复冲洗钉棒及周围组织,清点纱布及所有器械对数后,再进一步填塞明胶海绵,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放置切口旁双侧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无菌敷料包敷;
4、手术术程顺利,术中麻醉满意,出血约200ml,麻醉清醒后患者可遵指活动双侧足趾,安返病房,常规治疗

脊柱内固定取出

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暴露术野;
2、取胸椎后路原手术纵行切开长约10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及胸背筋膜,向两边分开,逐个显露椎弓根钉钉尾,逐一取出尾帽,两根连接杆及椎根弓螺钉,钉孔给予明胶海绵填塞,术中再次清点取出的内固钉对数,逐层闭合手术切口,术毕。
3、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20ml,未输血;术后安返病房,对症治疗。

寰枢椎螺钉内固定+髂骨取骨植骨

1、全身麻醉后予俯卧位,胸腹部悬空减少气压力,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于屈颈位,躯干抬高以使手术切口水平。
2、在枕骨后方-C3棘突连线作后正中切口,约长6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至棘突、椎板上剥离椎旁肌,压迫止血后用多齿牵开器将椎旁肌向两侧牵开,显露寰枢椎椎板。
3、使用高速磨钻在椎板和侧块关节交界处钻一深度约1cm钻孔(保留内层皮质骨),使用开孔椎扩大锥孔,于枢椎左右2锥孔置入长约24mm螺钉,C臂机探视见固定良好,于寰椎椎体左右2锥孔置入22mm锥孔,C臂机探视见内固定良好。在左右2侧各置入钉棒,提拉复位后锁定螺钉。
4、左侧髂后上棘处切开骨膜后取少量松质骨组织,仔细止血后填塞明胶海绵,然后逐层缝合左侧髂后部切口。
5、咬出自体松质骨+异体骨后,于颈椎后方置入碎骨块。
6、彻底止血后冲洗伤口。
7、探查无发现硬脊膜破裂及脑脊液漏,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清点器械无误,依层缝合椎旁肌、项韧带、皮下组织及皮肤。消毒手术切口,无菌敷料覆盖。
8、术程顺利,出血量100ml,未输血,术后安返病房。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expansive laminoplasty, ELAP)

1、全身麻醉后予俯卧位,胸腹部悬空减少气压力,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于屈颈位,躯干抬高以使手术切口水平。
2、在【C4-C6】棘突连线作后正中切口,约长8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至棘突、椎板上剥离椎旁肌,压迫止血后用多齿牵开器将椎旁肌向两侧牵开,显露椎板。
3、使用三关节咬骨钳及高速磨钻在右侧椎板和侧块关节交界处开槽作门轴(保留内层皮质骨)。
4、使用三关节咬骨钳及高速磨钻在左侧椎板和侧块关节交界处切开椎板全层。将椎板左向右掀起1.5cm,小心分离硬脊膜外的粘连,仔细探查硬脊膜外腔,观察硬脊膜的搏动情况。
5、术中在椎板开口处撑开并以椎管成形固定钢板固定。术中再次在C型臂透视下见内固定位置良好。
6、彻底止血后冲洗伤口。

前入路颈椎间盘摘除颈椎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C型臂透视定位【C5/6】,做出体表标记;
2、以体表标记为中心作右颈前胸锁乳突肌前缘纵切口长4cm,逐层切开,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将气管食道牵向中线,剥离椎前筋膜,充分暴露准备融合的椎体及椎间盘前方。穿刺针插入椎间盘前方,C型臂透视证实定位准确。
3、切除椎间盘组织纤维环,在上、下椎体放置撑开钉,上Caspar撑开钉,撑开椎间隙,刮勺刮除上下椎体终板,至椎体后方,可见后方后纵韧带,术中将后纵韧带进行切除,见椎间盘髓核经后纵韧带裂口脱出至椎管内,术中将髓核全部取出,再次以带钩神经剥离子探查椎管和硬膜囊间隙无髓核组织残留,术中见椎间隙彻底减压。试模6#CAGE,然后混合自体骨,予以椎间植骨融合术。选择23mm颈前路钛板,予以上、下椎体选择16mm螺钉予以初始固定,术中再次透视螺钉及CAGE位置良好。然后,在对侧16mm螺钉固定。
4、生理盐水冲洗,彻底止血,颈前路切口旁留置负压引流管1根。逐层缝合颈部切口,术毕,术中出血10ml,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前入路坏死椎体次全切+钛笼钛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 ACCF)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仰卧位,颈部处于过伸位,常规消毒颈部及右髂部术区、铺巾。
2、作右颈前横斜切口6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自胸锁乳突肌内侧在颈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入路,沿食道进行钝性分离,用拉钩将食道及气管牵拉至内侧,外侧以甲状腺拉钩将颈动脉轻柔牵开至外侧,然后用条状剥离子将椎前筋膜下软组织推开,然后定位透视准确定位【C6/7】椎间隙。术中见:椎体前纵韧带肿胀,局部明显水肿,然后切开前纵韧带,可见少许脓液及干络样坏死组织,术中椎间盘组织坏死,上位椎体下方大部分及下位椎体上方部分骨质破坏,用刮匙刮除干络样坏死组织及脓液留取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及留取常规病理及脓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留取部分病理组织送结核分枝杆菌PCR+利福平药敏试验。术中将坏死椎体骨质进行清除,然后处理椎间盘组织,以双关节咬骨钳取除椎体剩余骨质,然后以高速磨钻磨除椎体后方骨皮质,然后见后纵韧带肿胀,可见小血管部分栓塞,以带钩神经剥离子分离硬膜及后纵韧带然后,进行后纵韧带切除,椎管少许脓液及干络样坏死组织及肉眼组织,然后,清除硬膜外脓液及干络样坏死组织。术中见硬膜囊减压充分。然后用丝线测量椎体之间植骨块长度。
3、更换新手术器械,予右髂前上棘做一长约5cm切口,剥离致骨膜,骨刀做两块大小约45mm大小三面皮质骨骨块,缝合取骨切口,将取出髂骨块包饶链霉素粉剂放入钛笼中,植入颈椎椎间隙行植骨融合。将植骨打压至椎体之间,然后,进行轻柔打压和夯实。再次术中透视见植骨位置良好。然后选择53mm颈前路锁定钉,在远处椎体各置入1枚18mm螺钉,再次透视见钛板及螺钉位置良好。然后,分别在远处椎体再各置入1枚18mmX4.0mm螺钉,再次透视见位置良好,然后进行钛板锁定。然后以3支稀释生理盐水异烟肼进行切口冲洗。然后留置局部注射管及负压引流管1根。
4、予冲洗后彻底止血,明胶海绵垫于钢板前方,清点器械和纱巾无误,放置负压引流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颈托保护。
5、术毕,术程顺利,常规消毒皮肤切口,无菌敷料包扎,术毕麻醉清醒后检查四肢活动术前,安返病房,对症处理。

椎间板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1、麻醉显效后,患者取俯卧位,垫空腹部,C臂定位【L5/S1】椎间隙,并做出体表标志,在其右侧关节突内侧,棘突旁作切口标志,常规消毒铺巾。
2、经C臂引导下穿刺至右侧黄韧带间窗,置入导棒后放置工作通道,透视见通道位置良好,连接脊柱内窥镜系统后调试显像清晰,置入工作套管内,直视下用蓝钳及髓核钳咬除椎板间隙右侧部分黄韧带及下关节突内侧部分骨性结构,去除椎管内部分脂肪组织并逐渐移动工作套管并分离保护硬膜囊及神经根,进一步显露椎间盘,术中见右侧神经根受压变扁,腹侧突出明显,并黏连,神经剥离子松解神经根后,工作通道自神经根的外侧置入,轻柔旋转通道将神经根推挡在内侧并保护,显露突出椎间盘组织,再用髓核钳摘除突出椎间盘组织、用射频消融椎间盘,证实椎间盘突出,摘除突出及游离髓核后探查硬膜囊及神经根无明显受压表现,神经根彻底松解后,冲洗切口,检查切口内无明显出血,关闭切口,无菌敷料包敷。髓核送常规病理检查。
3、手术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下肢疼痛及麻木,术毕患者自觉患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无下肢麻木及乏力,活动如术前,安返病房。

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1、麻醉显效后,患者取【右侧】卧位,C臂定位目标脊柱节段【L2/3】椎间隙,并做出体表标志,侧旁开10cm,髂棘最高点上约2cm,选为皮肤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
2、经C臂引导下穿刺至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部,然后进行逐级软组织扩张,透视位置满意,tommy针固定并穿刺上关节突后逐级骨钻4.6.8mm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后,透视正位片骨钻末端接近棘突中线,侧位片骨钻末端位于椎间盘层面,位置满意。置入导棒后放置工作通道,透视见通道位置良好,连接脊柱内窥镜系统后调试显像清晰,置入工作套管内,直视下用蓝钳及髓核钳咬除部分黄韧带及关节突骨性结构,逐渐移动工作套管并分离保护硬膜囊及神经根,进一步显露椎间盘后侧缘,证实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明显,再用髓核钳摘除椎间盘组织约3g,用射频消融椎间盘,摘除突出及游离髓核后探查硬膜囊及神经根无明显受压表现,患侧神经根彻底松解后,患者诉患侧下肢疼痛已缓解,咳嗽时神经根及硬膜囊波动良好,无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冲洗切口,检查切口内无明显出血,关闭切口,无菌敷料包敷。髓核送常规病理检查。
3、手术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下肢疼痛及麻木,术毕患者自觉患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无下肢麻木及乏力,活动如术前,安返病房。

单侧入路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下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

1、麻醉显效后,患者取俯卧位,C臂定位【腰4、腰5】椎体椎间隙、右侧椎弓根体表投影,并做出体表标志。常规消毒铺巾。
2、于上位椎体椎弓根体表投影下缘及下位椎体椎弓根体表投影上缘行一长约1cm横行切口,分别插入长针头,再次C臂定位明确节段。拔除长针头,分别在每个切口放入剥离子,剥除椎板软组织。在左侧切口放入关节镜,打开水泵,见水流出通畅,在右侧切口放入射频刀头,再次在椎板表面剥离软组织,见显露清晰后,沿上位椎体椎板下缘向外剥离关节突关节表面软组织,向下剥离下位椎体椎板上缘软组织。再次插入克氏针至椎板表面,透视明确节段。使用磨钻磨除上位椎体椎板下缘约6mm、下关节突内缘。
3、切除部分黄韧带,神经剥离子剥离黄韧带覆着点后,咬除黄韧带。小心分离神经与硬膜,术中见神经根被腹侧突出间盘顶起,脱出髓核与神经根局部明显粘连,疤痕增生。使用枪钳咬除部分骨质,扩大神经根管入口和侧隐窝。射频再次止血,分离黏连神经根,牵开松解神经根,见其松弛无压迫。从纤维环破口去除髓核,突出髓核符合影像学突出大小,再次探查神经根,见硬膜、神经随水压波动良好。检查切口内无明显出血,关闭切口,无菌敷料包敷。
4、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患者双下肢活动良好,安返病房。

后入路腰椎间盘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俯卧位,垫空腹部,架起腰桥,常规消毒、铺巾。
2、以【L4/5】棘突间隙为中心作背正中切口约12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腰背筋膜,剥离显露椎板至关节突关节水平。以下位椎体的横突中线和上关节突中线的交点为进针点,以开路锥开口,各置入一枚定位针,经C形臂透视证实腰椎定位。
3、按椎弓根钉常规置钉方法操作,在上下椎体椎弓根内攻入4枚6.5X45mm万向椎弓根螺钉,C形臂证实位置正确。分别将双侧椎弓根钉及连接棒临时固定,在目标节段之间适当撑开,锁紧螺钉。作上位椎体全侧半椎板切除及双侧关节突切除进行后柱松解,行椎管后壁减压。
(可选——腰椎滑脱)术中见:椎体向前滑脱,双侧关节突关节明显增生及疤痕增生,椎管明显狭窄,双侧神经根管狭窄,椎管内大量网状静脉血管丛交织并充血,黄韧带与硬脊膜黏连。双极电凝止血并切断血管网。
4、进行中央椎管接双侧神经根松解并减压。松解神经根及粘连的硬脊膜囊后,环形切开椎间盘及后纵韧带,刮除目标节段椎间盘髓核组织及处理上下椎体软骨终板至骨性终板。
5、用8#至10#椎间融合模型试模,进一步清除椎间盘及上下椎体软骨终板,冲洗至植骨床准备完毕。
6、试模合适后,取10mmΦ长度26mm的椎间融合器CAGE置入椎间隙, CAGE内填塞骨屑。经C形臂透视证实CAGE植入位置理想。
7、取椎弓根系统连接棒两根预弯后置入,将上下椎体复位,适当加压,锁紧螺帽。经C形臂透视证实内固定物植入位置理想。
8、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严密止血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无菌敷料包敷。
9、术毕,术中出血约400ml,术程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未输血,术后麻醉清醒后患者可遵指活动双侧足趾,安返病房,常规治疗。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

1、麻醉显效后,患者取俯卧位,垫空腹部,常规消毒、铺巾;
2、以【L4-5】左侧椎弓根内缘为切口长约4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腰背筋膜,剥离显露左侧椎板至关节突关节水平,逐级软组织扩张器扩张,置入可扩张通道,蛇形自由臂固定,经C型X光机透视,证实通道位于椎间孔间隙,正对椎体左侧关节突关节,术中见左侧关节突明显增生内聚,咬骨钳咬除增生骨赘,显露上下关节突,超声骨刀切除上椎体下关节突及部分下椎板,显露左侧黄韧带,完整切除左侧黄韧带,倾斜通道切除部分上位椎体棘突根部,切除对侧黄韧带,进行中央管减压。显露左侧神经根行走,见神经根下方椎间盘突出,并可见一粗大怒张的静脉,直径约2mm,予以双极止血并切断。彻底松解神经及硬膜囊后,神经拉钩牵开神经及硬膜囊,显露椎间盘,双极预止血后,尖刀切开纤维环,铰刀及髓核钳处理椎间盘。刮除椎间盘髓核组织及处理上下椎体软骨终板至骨性终板。试模后,选用9X26mm椎间融合器1枚。以注射器反复冲洗椎间隙,然后在椎间隙充填剪碎的自体骨粒,然后将融合器充填好自体骨后植入椎间隙。取原切口及对侧切口4cm,透视下在分别在上下椎体上关节突与横突中心线交点,以开路锥开口,各置入一枚穿刺针,透视见定位针位置良好,攻入4枚6.5X45mm万向椎弓根螺钉,经透视见其位置良好,分别将双侧椎弓根钉及连接棒固定,锁紧螺钉。适当加压后锁紧椎弓根钉棒,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再次透视见各椎弓根钉及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严密止血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放置切口旁引流管1根,右侧切口内放置一引流片进行引流,然后逐层关闭切口。无菌敷料包敷。
3、术中麻醉满意,出血约100ml,未输血,无输液反应。患者无特殊不适,术后麻醉清醒后患者可遵指活动双侧足趾,安返病房,常规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垫空腹部,常规消毒铺巾后,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定位【T5】右侧椎弓根的位置确定皮肤进针点,予以体位适当按压骨折复位;
2、沿皮肤标记点局麻浸润至压缩椎体右侧椎弓根开口处骨膜,从进针点插入含套管的穿刺针并抵至骨膜,C形臂X光机下证实导针位于椎弓根穿刺点并与椎弓根方向一致,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逐渐进针并保持导针位于椎弓根内,至针尖抵达椎体的前中1/3交界处停止进针;
3、拔出针蕊,以套管为工作通道,将高粘度骨水泥调和至适当粘度,在C臂监视下用将骨水泥加压经工作通道注入椎体,注射量约5.5ml,见填充良好,停止注射。
4、注射过程中,观察患者无胸闷、气促、下肢疼痛、乏力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注射后待骨水泥凝固,退出套管,观察10分钟,生命体征平稳,结束手术。

脊柱骨折经皮钉

1、麻醉生效稳妥后病人取俯卧位,常规消毒术野及铺巾。C臂机透视确认胸12、腰1双侧椎弓根正位“猫眼”位置,使用导丝从皮肤刺入至“猫眼”上外象限,再次C臂机透视位置正确后,逐步深入至椎体前1/3处,再次C臂机透视位置良好,深度正确。
2、使用攻丝沿导丝进入腰1、腰2椎弓根钉入钉点,取出攻丝,保留导丝;取直径6.5mm长度45mm的椎弓根螺钉沿导丝,按合适头倾角及内倾角置入,C型臂透视示位置良好,拔除导丝。
3、椎弓根钉处置入预弯好的椎弓根棒,拧紧固定螺帽,固定完毕。
4、冲洗术野,检查无活动出血,逐层缝合切口,术毕。
5、术中出血约30ml术程顺利,术中未输血。
6、今日手术麻醉良好,病人安返病房。

腰椎经皮钉

1、麻醉生效稳妥后病人取俯卧位,常规消毒术野及铺巾。C臂机透视确认【腰4、腰5】双侧椎弓根正位“猫眼”位置,使用导丝从皮肤刺入至“猫眼”上外象限,再次C臂机透视位置正确后,逐步深入至椎体前1/3处,再次C臂机透视位置良好,深度正确。
2、使用攻丝沿导丝进入右侧椎弓根钉入钉点,取出攻丝,保留导丝;取1枚直径6.5mm长度45mm的椎弓根螺钉及1枚6.5mm长度40mm的椎弓根螺钉,按合适头倾角及内倾角置入,C型X透视示位置良好,拔除导丝。
3、椎弓根钉处置入预弯好的椎弓根棒,拧紧固定螺帽,固定完毕。
4、于腰椎左侧导丝之间,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层,手指顿性分离多裂肌间隙,触及腰4下关节突,使用Quadrant扩张器逐级扩张多裂肌间隙后,放入Quadrant通道;使用髓核钳、咬骨钳咬除腰4椎体左侧部分下关节突及腰5椎体左侧部分上关节突,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分离左侧腰4神经根及腰5神经根,见与影像学一致椎间盘突出,使用双击电凝予以止血,神经拉钩保护腰4及腰5神经;使用尖刀切除突出椎间盘,用髓核钳取出髓核,使用刮刀挂出腰4及腰5上下终版软骨;将咬除的上下关节突关节去除软组织后,剪成颗粒状植入腰椎融合器,融合器打入腰4/5椎间隙,透视见融合器位置及深度居中。
5、使用攻丝沿导丝进入左侧腰4及腰5椎弓根钉入钉点,取出攻丝,保留导丝;取1枚直径6.5mm长度45mm的椎弓根螺钉及1枚6.5mm长度40mm的椎弓根螺钉,按合适头倾角及内倾角置入,C型X透视示位置良好,拔除导丝。
6、冲洗术野,检查无活动出血,逐层缝合切口,术毕。
7、术中出血约20ml术程顺利,术中未输血。
8、今日手术麻醉良好,病人安返病房。

脊柱侧凸+多节段一级截骨矫形+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1、患者全麻成功后俯卧位于手术床上,胸腹部垫空,防止受压,双上肢屈曲固定于外展架上。术区常规碘酊消毒液消毒三遍后脱碘,铺无菌手术巾和手术单。
2、沿患者棘突走形取【胸4-胸12】棘突间“S”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电刀止血并切开背部筋膜,切开两侧棘肌在术区棘突上的附着点,骨膜下剥离,显露侧凸椎体的棘突、左右椎板、关节突关节和横突,术中见患者椎体明显侧凸,以侧凸顶椎(【胸9】)为中心,上下临近椎体伴有不同程度的旋转畸形,棘突和左右椎板相应发生不同程度的倾斜。肋骨旋转明显,形成“剃刀背”畸形。依照术前设计,以椎体横突中上缘连线与下关节突外缘垂线的交点为椎体椎弓根进针点,参考术前CT片提示椎体的旋转程度和椎板的走形确定进针的内外倾斜角和上下倾斜角度,逐步拧入椎弓根探子,证实四周均为骨质后,攻丝,在【胸4-胸6,胸8-胸12】两侧椎弓根内置入长度适宜的椎弓根螺钉,经透视见其位置良好。
3、详细显露各椎体、椎板及附件结构,利用超声骨刀逐步将后方下关节突等结构切除,行各椎体一级截骨术。取长短合适的矫形棒并参考侧凸角度和预计矫正角度预弯矫形棒,安装在左侧各“U”形椎弓根钉口内,先在侧凸顶椎处拧紧“U”形口螺帽固定矫形棒,再以侧凸顶椎上的椎弓根钉为着力点向上下椎体依次固定“U”形口螺帽,依据术前设计的矫形方案予椎弓根钉间行加压或撑开操作。右侧各“U”形椎弓根螺钉帽同理进行固定。术中“C”臂透视下见螺钉位置好,矫形满意。
4、撑开及加压矫形过程中进行“唤醒试验”,见双下肢活动良好。查看无误后,加深麻醉。置横连装置,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区,见无明显活动出血。将术区显露的椎体椎板行“去皮质”处理,取置棒过程中取下的下关节突骨质及修剪成骨粒的自体骨,植于术区棘突两侧“去皮质”区。在棘突两侧各植引流管,于切口穿出,固定,清点器械、纱布对数,查看无活动性出血,依次缝合椎旁肌肉、筋膜、皮下、皮肤。贴无菌敷料。
5、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较多,予异体及自体回收血输注,无副损伤,麻醉清醒后患者可遵指活动双侧足趾,安返病房,常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