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康复锻炼
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所需用品:助行器、冰袋、沙袋(3kg)、气球、弹力带。
康复锻炼内容:肌肉力量,关节消肿,关节伸直,关节屈曲,下蹲,吹气球。
肌肉力量训练
第一阶段锻炼项目:
起止时间:术前至术后2周(伤口愈合或拆线),术后2周以后也可一直练习一下项目。
训练项目:1. 勾脚(5s)
锻炼频次:从1做到6为一组,连续两组休息5min,再连续2组,四组完成算一次结束。如为双侧,则交替锻炼。训练结束后冰袋冰敷膝关节。
建议训练时间:1、8:00-9:00am 2、13:00-14:00am 3、19:00-20:00pm。一天可行2-3次锻炼,亦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时间和增减锻炼次数。
具体动作分解如下:
- 勾脚,也称踝背伸。
作用:可增强小腿前方肌群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起到消肿之效。
操作步骤:
- 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患肢尽量伸直,脚尖垂直于床面向上,脚板底稍远离床尾挡板20-30厘米;
- 脚尖向头部方向勾动,感受小腿前方紧蹦感或小腿后方牵拉感为宜;
- 维持该动作,匀速慢数5个数;
- 放松踝部,回到原位。
- 蹬脚,也称踝跖屈。
作用:可增强小腿后方三头肌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起到消肿之效。
操作步骤: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患肢尽量伸直,脚尖垂直于床面向上,脚板底稍远离床尾挡板20-30厘米;
(2)脚掌朝床尾方向下蹬,感受小腿后方紧蹦感或小腿前方牵拉感为宜;
(3)维持该动作,匀速慢数5个数;
(4)放松踝部,回到原位。
作用:可强化臀中肌力量,增加下地步行的稳定性。
操作步骤: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患肢屈膝30-45度,双腿双脚并拢;
(2)两膝关节向外侧缓慢分开,然后再并拢;
(3)反复该动作;
- 屈髋抗阻,也称髂腰肌激活训练。
作用:强化髂腰肌力量,增加步行周期的核心稳定,提高屈髋能力。
操作步骤: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双下肢自然伸直,骨盆朝上;
(2)患肢缓慢屈髋屈膝,以膝关节屈曲无疼痛为宜,同侧手掌放在大腿前方,大腿与手同时发力对抗;
(3)维持该动作,匀速慢数5个数(5秒);
(4)缓慢伸直下肢,回到原位。
- 臀部收缩,也称臀大肌训练。
作用:强化臀大肌力量,促进步态恢复,增加步行稳定性,同时可刺激肛门,促进术后排便。
操作步骤: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双下肢自然伸直,骨盆朝上;
(2)双手触碰臀部两侧,臀部发力向屁股沟中间夹紧,感受臀部紧绷感或肛门收缩感;
(3)维持该动作,匀速慢数5个数(5秒);
(4)放松臀部,回到原位。
- 呼吸挺腹,也称腹肌训练。
作用:强化腹部肌肉力量,增加核心稳定及肺活量,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肠道蠕动及排便。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双下肢自然伸直,骨盆朝上,双手掌置于腹部肚脐两旁;
(2)调整气息,缓慢吸气至腹部鼓起
(3)双手向腹部施加少许压力,同时用嘴唇缓慢呼气,保持腹部紧绷,直到呼气结束;
(4)连续重复5次,每次尽最大程度吸气及呼气。
(5)放松身体,自然呼吸。
七、屈曲膝关节锻炼
作用:保证术后髋关节屈曲度数,确保髋关节功能达标,避免髋关节僵硬。
操作步骤: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外展中立位缓慢屈曲关节,AS患者医生或家属给予稳定适度外力,增加屈曲度数
(4)每天练习避免次数过多,以免引起关节肿胀加重
(5)每次锻炼需要达到最大预期度数,并产生适度的疼痛感,比上次锻炼有所进步。
八、伸直髋关节锻炼
作用:保证术后髋关节伸直达标,避免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操作步骤:
(1)无屈曲挛缩的普通患者平卧伸直下肢即可
(2)屈曲挛缩的患者(大部分为术前AS屈曲挛缩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 医生或经过训练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稳定持续适度的力量于膝关节正上方,使髋关节被动伸直,必要时需要康复中心进行锻炼。
第二阶段锻炼项目:弹力带辅助,进一步强化肌力
起止时间:术后3-6周
训练项目:1.弹力带勾脚(5s)
2.弹力带蹬脚(5s)
3.弹力带屈髋劈腿(5s)
5.弹力带屈髋抗阻(5s)
锻炼频次:从1做到7为一组,连续两组休息5min,再连续2组,四组完成算一次结束。如为双侧,则交替锻炼。
建议训练时间:1、8:00-9:00am 2、13:00-14:00am 3、19:00-20:00pm。一天可行2-3次锻炼,亦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时间和增减锻炼次数。
具体动作分解如下:
一、弹力带勾脚。
作用:进一步强化小腿前方肌群力量。
操作步骤: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患肢尽量伸直,脚尖垂直于床面向上,脚板底稍远离床尾挡板20-30厘米;
(2)弹力带置于足背牵拉,脚尖向头部方向发力对抗,感受小腿前方紧蹦感;
(3)维持该动作,匀速慢数5个数;
(4)放松弹力带及踝部,回到原位。
二、弹力带蹬脚。
作用:进一步强化小腿后方三头肌力量。
操作步骤: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患肢尽量伸直,脚尖垂直于床面向上,脚板底稍远离床尾挡板20-30厘米;
(2)弹力带置于足底掌部牵拉,脚掌朝下发力抗阻,感受小腿后方紧蹦感;
(3)维持该动作,匀速慢数5个数;
(4)放松弹力带及踝部,回到原位。
三、弹力带屈髋劈腿。
作用:进一步强化股四头肌力量。
操作步骤: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双腿屈髋屈膝30-45度;
(2)弹力带缠绕于膝关节下方5-10cm处,然后双膝关节向外侧劈开,对抗弹力带,感受臀中肌用力;
(3)维持该动作,匀速慢数5个数(5秒);
四、弹力带屈髋抗阻。
作用:进一步激活髂腰肌,增加核心稳定。
操作步骤:
(1)患者身体放松,平卧于床上,骨盆朝上,屈髋屈膝90°,髋外旋15°。
(2)弹力带置于膝前上方牵拉,发力抗阻,感受腹股沟处及腹部深层紧绷感;
(3)维持该动作,匀速慢数5个数;
(4)放松弹力带,缓慢伸直下肢,回到原位。